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
> 学院动态
解剖教学的坚守与期盼
时间:2023-11-09


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-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已持续十几年,并长期坚持两周一次的备课频率。在席卷全国的新冠疫情中坚持线上备课;在炎热的夏季,步履蹒跚的督导老师冯连泽、刘娜坚持准时参与线下备课会。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高艳教授说,“我们坚守的不是固定的备课制度,坚守的是人民教师的初心与担当,是对教育事业的炽热追求与无悔付出”。

集体备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阵地,应首要突出“研”的特性,即为如切如磋、如琢如磨。遵循吴阶平院士提出的,没有临床实践,就没有临床思维,重视临床实践、重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医学教育思想,教研室在《人体形态学实习指导》中添加临床案例分析,在实验课中引导学生开展案例分析讨论。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“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、种好责任田,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效应”的方针指引下,教研室将课程思政自然地融入到教学大纲、教案直至课堂教学的全过程。这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,均离不开备课活动中解剖学教师们的积极探讨和反思,处处凝聚着集体的智慧。

集体备课作为教学人才培养的熔炉,次要突出“共”的特色,即为协作互助、共研共进。在集体备课中,大家坦诚交流教学心得体会、共同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,与高年资教师相比,青年教师尚未完全转变自己角色且缺乏丰富教学经验,通过和骨干教师的教学体会分享与引导,丰富其教学经验;通过青年教师承担部分备课任务,锤炼其独立思考教学的能力。融于集体,才能汇聚力量、彰显价值。



线下备课会中热烈的教学讨论

集体备课的长期坚持,离不开教师们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。教师们期盼学生在认真学习解剖知识的同时,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职业道德的培养、人文精神的熏陶和科研思维的训练,成长为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人才。也殷切期盼学生在就业岗位上,能灵活的运用解剖学知识,在系统理解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基础上,制定科学的医疗方案,坚持“扶伤济世、敬德修业”的情怀和精神。

这薄薄的教学活动记录册,记录的不仅仅是解剖教学方法的长期完善、实验标本的辛勤准备和制作,背后更是凝聚着首医解剖人的坚守,寄托着他们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。


image.png

解剖教研室备课记录

“始于期盼,忠于坚守”作为首医解剖人的初心,必将一以贯之。


回到顶部